超級颱風寶絲
1998年10月14-27日

超級颱風寶絲

襲港資料
最接近香港天文台的時間
1998年10月26日 08:00
最接近香港天文台的方向
東南偏東
最接近香港天文台的距離
240公里
香港天文台錄得的瞬時最低氣壓
1001.4百帕斯卡
香港天文台錄得瞬時最低氣壓的時間
1998年10月26日 03:00、04:00
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
三號強風信號
本站發出的最高警告
本站未成立

 

簡介:

1998年上半年繼續受到歷史性的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,直到7月8日才有首個熱帶氣旋形成,至於首個熱帶氣旋警告則左8月9日才掛起,是二次大戰直到2005年之前最遲懸掛首個風球的一年。寶絲在1998年10月下旬吹襲香港,是最有希望帶來八號風球的熱帶氣旋。寶絲登陸菲律賓之前曾達到超級颱風強度,進入南海後仍有颱風強度,並一道預料會直趨香港,天文台的四天天氣預報更曾預測香港吹颶風。然而,最後寶絲受到西風槽影響而轉向東北移動,趨向台灣海峽,同時因東北季候風而減弱消散,1998年最終都不曾懸掛八號風球。

寶絲的一生及對香港的影響:

一個熱帶低氣壓於10月14日在馬里安納群島南方形成,它初時向西移動,並在翌日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,命名為寶絲。寶絲在17日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,其後寶絲受到一道熱帶對流層上部槽影響,轉向西南緩慢移動,同時發展速度減慢。

寶絲在19日重新受到副熱帶高壓脊引導,轉回西北偏西移動並迅速增強,並在21日達到最強,一分鐘平均風力高達250公里每小時的五級颱風水平。

寶絲登陸菲律賓前的可見光衛星雲圖
寶絲登陸菲律賓前的可見光衛星雲圖,可見寶絲擁有一個圓大的風眼

1998年10月21日晚上9時的多頻微波衛星雲圖
1998年10月21日晚上9時的多頻微波衛星雲圖,可清晰分析到寶絲的眼牆結構

寶絲在10月22-23日橫掃菲律賓,造成嚴重破壞,它所帶來的大雨導致當地發生嚴重水浸及山泥傾瀉。風暴中菲律賓共有163人死亡及13萬人無家可歸,經濟損失約為0.71億美元。

寶絲於23日進入南海,初時向西北偏西移動,對香港構成嚴重威脅。天文台在晚上10時15分懸掛一號戒號信號,當時寶絲在香港東南約770公里。

1998年10月23日下午6時的紅外線衛星雲圖
1998年10月23日下午6時的紅外線衛星雲圖,可見寶絲受菲律賓地型影響,結構受到破壞,風眼消失

隨著寶絲進一步移近香港,對香港構成威脅,天文台於10月24日晚上11時40分改掛三號強風信號。

1998年10月24日上午4時的紅外線衛星雲圖
1998年10月24日上午4時的紅外線衛星雲圖,寶絲在南海開始重新整固

然而,一道西風槽東移,使副熱帶高壓脊東退,寶絲開始減速,轉向西北偏北移動。同時,東北季候風抵達華南,受寶絲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,本地偏北風逐漸增強,而離岸亦間中吹烈風。天文台在25日上午11時53分發出的四天天氣預報曾預測10月27日「吹東北風10至12級,後轉吹西南風9至11級。天陰,有狂風大雨。」(http://www.info.gov.hk/gia/wr/199810/25/1025097.htm

1998年10月25日下午2時的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路徑圖
1998年10月25日下午2時的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路徑圖,當時曾預測寶絲以颱風強度在香港東面40公里略過

東北季候風帶來的乾空氣及較強的垂直風切變使寶絲逐漸減弱。同時,寶絲逐漸轉向東北偏北的方向移動,改掛更高風球的機會大大減低。寶絲於10月26日上午8時左右在香港東南偏東約240公里處略過。

1998年10月26日上午8時的可見光衛星雲圖
1998年10月26日上午8時的可見光衛星雲圖,當時寶絲正在香港東南偏東240公里處略過,可見寶絲有一個大型但形狀不規則的風眼

隨著寶絲進一步轉向東北移動並減弱,香港風勢在日間稍後逐漸緩和。天文台在寶絲移至香港以東約300公里後,於晚上9時30分除下三號強風信號。

1998年10月26日晚上7時的紅外線衛星雲圖
1998年10月26日晚上7時的紅外線衛星雲圖,當時寶絲的風眼仍可辨識,但對流及組織已明顯轉差

在寶絲的影響下,香港有多宗棚架或大樹倒塌的報告。共有14人在風暴有關的意外中受傷。另外,有5名滑浪人士在海上遇險獲救。

寶絲為香港帶來的雨量分佈圖
寶絲為香港帶來的雨量分佈圖

寶絲的路徑圖(由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)寶絲的路徑圖圖例寶絲的路徑圖(由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)
寶絲的路徑圖(由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)

寶絲的路徑圖(由香港天文台提供)
寶絲的路徑圖(由香港天文台提供)

返回香港氣象網主頁